从电影院的巨幕到PC端的网络大电影,再到如今手机屏幕中两三分钟的微短剧,过去三年,影视行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化。
自去年以来,一种全新的剧集模式引起影视行业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那就是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微短剧。
【资料图】
一集两三分钟,总投资几十万元,头部流量播放过亿,单剧分账达数百万。影视行业小步快跑入局微短剧,一条拥有上亿潜在用户的新赛道正在开启。
微短剧产业接近百亿元
曾经传统影视圈的人们,如今正在快速涌入微短剧这一全新赛道。
剧情紧凑,时长精简,没有拖泥带水,在短视频平台的加持下,微短剧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茶余饭后的消遣。数据显示,今年仅快手平台的微短剧日活跃用户便增长到2.6亿;芒果TV单部微短剧播放量超6亿。
尽管相较于电影和电视剧这两大千亿元规模的市场而言,如今微短剧市场规模只有近百亿元,然而增速相当惊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备案的微短剧达2859部,而去年全年备案的微短剧仅398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备案数持续走低,去年全年不足500部。
赛道扩张离不开平台推广。从去年开始,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便不断加大投入。随着行业红利的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长视频平台下场,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纷纷开始制作微短剧。
“我们从去年开始着重发力打造‘星芒短剧’这个品牌。”快手短剧负责人于轲对记者表示,去年,快手“星芒短剧”共产生了500亿播放量,破亿俱乐部、亿级俱乐部又迎来100个项目的加入,爆款短剧数量相比上年增长近40%。
抖音短剧此前将原先的“新番计划”“千万爆款剧乐部”整合升级,推出全新的“剧有引力计划”,打造了Dou+、分账、剧星三条赛道,进一步降低短剧门槛。
多元高效变现成卖点
为什么那么多曾经影视专业的团队会加入微短剧赛道?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因为近两年传统电影电视剧行业遭遇寒冬外,微短剧依托的短视频平台,也让微短剧有了全新的商业变现模式。
最明显的是风险在变小。一位影视行业投资者给记者算了笔账,一部院线级电影的投入门槛是亿元,而如今网络大电影的成本门槛也水涨船高到千万元。“但是,如果我要拍一部三四十集的微短剧,七八十万元就能解决。”
在这位投资者看来,影视剧的投资永远是个概率问题,“同样的1000万元,我只能拍一部网络大电影,却可以拍10部微短剧,投资成功的概率就高了10倍。”
与此同时,短剧的整个投资周期也在缩短。短剧《十二升肖》的制片人陆添对记者坦言,最早入局微短剧就是看中其投资周期短。
“传统影视资金回流很慢,一个项目要花上几个月到一年。”陆添说,相比之下,短剧平均创作周期为40个工作日,一部短剧的平均制作时间为6至7天,后期上线时间为14天,上线第二个月就可以看到分账,这对于许多小影视公司来说无疑相当诱人。
在于柯看来,依托短视频平台本身,微短剧还被赋予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变现模式,电商就是其中之一。
于柯透露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快手短剧有电商收入的人数增加35%,百万粉丝级作者视频GMV年同比增长143%。抖音短剧今年也尝试推出了“品牌定制短剧”这一全新模式。
“现在抖音和快手都有自己闭环的电商,如今短剧融入品牌,相当于实现用户从品牌心智建立到消费的全链路闭环。”一位市场人士认为,这将成为短剧区别于传统电视剧的优势之一。
“剧本为王”凸显逻辑转变
不过,微短剧赛道也并非遍地黄金。多位短剧投资人对记者感慨说,如果说原来的影视投资是“流量为王”,那么如今的短剧就是“剧本为王”。
“这实际上是不确定性变高了。”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说,“以前只要砸重金请流量,最后效果就不会差,但是现在短剧大家就看个剧情,剧本就变成最核心的要素。”
然而,剧本好坏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玄学”。“内容赛道永远是金字塔结构,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于柯告诉记者,随着微短剧大火,近年来许多投资机构纷纷砸钱下场,然而他却反复提醒周围的人,如果没有丰富的影视行业从业经历,就不要轻易尝试这一赛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短剧的投资更加困难,受成本预算约束,他要求投资者对用户有更深刻的洞察。”冬漫社创始人汤明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原来有100万元,我们可以做到演员、场景、服装同时满足,但是现在只有10万元,我们只能满足一点。”微短剧就是一门“将木桶长板优势发挥到极致”的艺术。
用汤明明的话来说,“这只能是一群手艺人凭本事在赚钱”。一位影视行业投资人对此表示赞同:“我觉得大家要看到当前影视行业的一个大背景,微短剧的出现是整个影视行业降本增效的缩影。”
采访中,于柯也提及当前行业某些不够理性的现状。
“短剧备案数量暴增背后,60%到70%的人不是冲着内容去,更多是冲着ROI(投资回报率),冲着理财逻辑。”于轲称,短剧是一个拼故事而不是拼制作的赛道,大家要冷静克制,不要觉得财力能解决任何问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 影视行业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