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证券日报】;
近期,多地发放文旅、餐饮、日用、家居、电子产品等特定行业消费券,形成乘数效应激活消费新动能。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份以来,已有北京、成都、郑州、大连等十余地持续加码促消费政策,助推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具体来看,8月5日至8月20日,北京市面向在京消费者,通过22家企业线上平台发放京彩绿色消费券,用于包括电子产品、家电等55大类超过2万多款商品的选购;8月13日,云南省商务厅发放2023年第二期“彩云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券”;8月15日至8月25日,在成都市商务局指导下,美团外卖在成都发放3200万元超市百货消费券,可在多商品类型的活动指定商家外卖购物时使用……
(资料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券发放大致经历三阶段,一是普发普惠阶段,针对所有消费者发放,并统一优惠政策。二是定发特惠阶段,针对特定消费主体发放,实行不同消费优惠。三是行业扶持性发放,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发放消费券,以推动扶持重点领域复苏回暖。
“目前,不同地区基本针对不同行业,按高质量发展目标,发放一定额度限期的特定专用消费券,以提振信心,促进经济发展。”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一些地方消费券发放的情况看,消费券覆盖的商品种类更加丰富,同时,消费券与一些电商平台合作,也丰富了居民消费场景,相关操作也更加简单便捷。
消费券的发放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对消费意愿、产业发展产生进一步的拉动作用。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消费券作为经常使用的短期促消费工具,效果立竿见影。从机制上讲,相当于政府部门向居民让渡一部分购买力,通过针对特定的领域和行业来发放消费券。在短期内,相当于降低消费者的消费资金门槛,同时刺激消费者在相关领域的消费热情,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端的复苏。
德邦证券宏观研究报告数据测显示,约4.9亿元的消费券发放金额可撬动消费增长金额约68亿元,消费券总体撬动倍数约13.9倍。
此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些消费券的使用条件较为繁琐,需要消费者进行一定的计算和操作,这可能会增加使用难度和不便性。如果消费券的发放和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浪费公共资源的情况发生。
田利辉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消费券的设计、发放和使用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和优化。例如,可以加强消费券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合理使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消费券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更加精准的投放和监管。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的教育和认知,引导消费者更加合理地使用消费券。更为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开展普惠消费券的设计和发放,进而提高一定时期内的居民收入,有效扩大消费。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杨笑寒 实习生 张千羽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