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专题培训 开展农机手竞技
多措并举培育“慧种地”的 “新农人”
(相关资料图)
【理】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事】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军) 设定飞行路径,按下喷洒按钮,无人机嗡嗡飞行,均匀地将药水洒到田间。8月5日,醴陵市明月镇大障居委会,伟顺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易新伟,组织合作社成员用无人机打药,借助现代科技高效进行病虫害防治。
易新伟是一名资深的农机手。2009年,他返回家乡考取农机驾驶证,用4万元积蓄购买一台收割机,在农忙时开展社会服务。对回乡发展的他,乡亲们起初不理解,可他却越干越有劲。2016年,他成立了伟顺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断扩大着流转农田的面积,目前种粮规模约133公顷。
之所以敢“迈大步”,在于易新伟看到了机械种植的趋势与利好。他从一台收割机起家,目前合作社购置的农机多达60多台(套),抛秧机和插秧机等机械设备,还在相关主管部门补助下配备了北斗终端。这些“北斗”加持的农机融合人工智能系统,可按照设定好的路线作业,能提高了作业效率,也能助力经营主体开展精细管理。
返乡种田的这些年,易新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成就感。2018年,他在第五届“中化农业杯·中国农机手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获得亚军。去年,醴陵市伟顺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选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中心方面的省级示范,而全市仅3家入选。
同样尝到机械化种粮甜头的,还有渌口区龙门镇的水稻种粮大户、株洲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育林。
自从2020年成立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来,肖育林逐步完善了从耕田到播种、插秧、收割、烘干、装袋等过程的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同时,也构建了“种收储销”的“一条龙”式的生产经营体系。
2022年,肖育林获评2021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称号,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粮食生产者。
“今年,我们又新增了2个智慧育秧大棚,升级换新了插秧机和抛秧机各2台。”肖育林说,在机械化种粮的道路上他是越走越有信心了。
这些都只是缩影。在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增多,善于运用机械化与智能化手段的“新农人”典型不断涌现。
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有家庭农场1609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812个、市级龙头企业292家。去年的数据,家庭农场仅仅47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7123家。
7月底,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题培训举行,我市筛选近百名代表参加培训,范围涉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理论与实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与管理,还有财务管理及其规范等,精准针对“新农人”的需求进行授课。
为了带动机械化种植,今年4月,我市组织了水稻机插秧技能竞赛,来自全市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展开角逐。最终,茶山镇神福港社区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女农机手周娟,拿下了比赛的冠军。
【释】
新时代的“新农人”,正在拥抱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比如种粮,规模化种植能产生更多收益,机械化种植方能提高效益,而如何做好规模化经营与管理,以及怎样提高机械化水平,都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学习。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新农人”需要勤练“内功”,农业部门也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我市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迅猛增长,是我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的显著成效。
期待更多“慧种地”的“新农人”出现,耕耘乡村振兴,书写壮美画卷。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