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人民银行:下半年CPI中枢可能温和抬升 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 环球快看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金融 > 正文  2023-05-15 18:46:51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资料图】

人民银行5月15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文章《我国通胀水平处于温和区间》显示,通胀根本上取决于实体经济供需的总体平衡情况。

报告判断,未来几个月,受高基数等影响,CPI将低位窄幅波动。今年5月至7月CPI还将阶段性保持低位,主要是受去年同期CPI涨幅基本在2.5%左右的高基数影响。

“但要看到,随着基数降低,特别是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发挥充分作用,经济内生动力也在增强,供需缺口有望趋于弥合,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可能温和抬升,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报告指出。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同时通胀保持温和,CPI涨幅逐月下行,4月涨幅降至0.1%,PPI近几个月运行在负值区间。本轮物价回落客观上由以下因素导致:

一是供给能力较强。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PMI生产分项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农副产品生产稳定、物流渠道畅通,也保证了居民“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充足。

二是需求复苏偏慢。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本身有个过程,加之疫情的“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超额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受收入分配分化、收入预期不稳等制约,特别是汽车、家装等大宗消费需求偏弱。近期居民出现提前还贷现象,也一定程度影响当期消费。

三是基数效应明显。去年国际油价一度逼近140美元大关,今年以来已回落至80美元附近,带动CPI交通工具燃料和居住水电燃料的同比增速走低;疫情扰动使得去年3月鲜菜价格反季节上涨,对今年也存在高基数影响。GDP等宏观经济数据同样存在明显基数效应,去年二季度受疫情冲击GDP同比降至0.4%,低基数作用下今年二季度GDP增速可能明显回升。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加强与财政政策等协调配合,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