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当前快看:港交所新规开闸 或掀起VC/PE港股“退出潮”?业内称:将缓解项目退出压力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金融 > 正文  2023-03-26 09:38:07 来源:证券时报

市场热议多时的港股上市新规则即将落地开闸。

3月24日,港交所正式宣布,将于3月31日推出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进一步扩大香港的上市框架。这意味着,港交所将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等五大行业的科技企业敞开大门。


(资料图片)

早在2018年,港交所就公布了“引入同股不同权机制及生物科技企业上市”的新机制,创下了港交所成立25年来的最大一次改革,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公司纷纷赴港上市,此次在此基础上增设特专科技章节,是否会再次吸引更多“硬科技”企业赶赴香港,又是否会掀起一股VC/PE的港股退出潮?

或将吸引更多企业赴港上市

“我们有几个被投企业是符合港股这次新规要求的,但具体选择哪个市场,还要结合市场情况和企业自己的意愿来做决定。”深圳一专注硬科技企业投资的VC机构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根据新规,特专科技公司可接纳五大领域的企业申请上市,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而且,即便无收入、无盈利的此类科技公司也可以来港上市。

但是,新规对这类企业也提出了一些门槛要求,主要体现在:市值方面,已商业化公司需在60亿港元及以上,未商业化公司需在100亿港元及以上。已商业化标准为特专科技公司经审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收益是否达到2.5亿港元。

研发开支比例方面,收益达1.5亿港元但低于2.5亿港元的未商业化公司,研发开支占比需不低于30%,且上市前三个会计年度中有至少2个年度达到30%,或是上市前三个会计年度合计达到至少30%。

“这次的港股新规为更多有潜力的科技公司敞开大门,丰富了他们的上市渠道,肯定是有利于硬科技企业,以及投硬科技的VC机构发展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尤其是一些有意向开拓海外市场和业务或者本身在海外就有相关业务的公司,选择港股上市或许更能吸引海外投资者的关注,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知名度,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

千乘资本投资副总裁谢志雄也认为,未来不排除会有更多国内企业赴港上市,“但如果公司能选择A股的话,肯定会优先选择,因为A股的PE倍数会更高。”他认为,企业上市首先会看是否能获得较好的估值,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能取得较好的融资效果。此外,谢志雄还认为,受美国上市不便的影响,也会有更多企业回流到香港。

缓解VC/PE项目退出压力

早在2018年,港股就启动了25年来的首次改革,允许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自此吸引了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希诺等一批生物医药公司登陆港股。此次允许未盈利的科技公司在港上市,是否又会掀起一股硬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潮?

“中短期来看是会的,香港上市制度有明显的优点:速度快、透明度高、可预期性强、发行也非常市场化。”华南一中小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解枫对记者表示。但是,港股流动性较弱是众多公司和投资人无法回避的痛点,这意味着,即便企业在港上市了,交投量、融资效果都不如A股强,加上A股市场新施行全面注册制、科创板和创业板也向硬科技公司敞开大门,港股吸引力究竟有多少?

“这么说也为创投机构提供一个退出通道,目前一级市场项目主流的、收益最高的退出方式还是IPO,如果企业不上市,投资机构股东就无法退出。”上述专注硬科技企业投资的VC机构负责人认为,不管融资效果如何,多一个退出渠道总是好事。

“A股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年VC/PE投资的这么多项目的退出需求。”解枫表示。这些年VC/PE的投资量有多大、退出有多难,大可从一组数据看起。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设立超2100只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超12.84万亿元人民币,已认缴规模约6.51万亿元人民币。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扶持解决“卡脖子”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资金大量投向了硬科技企业,由此可见投资的企业数量庞大。

再看看退出,随着一批早期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进入退出期,退出难的问题开始被摆到台面上。有数据显示,2022年处于退出期和延期退出的基金规模分别为12.97万亿元和1.7万亿元。“对于政府引导基金而言,一边是退出业绩不佳,DPI普遍不足1;另一边是大量基金到期未退出,就无法拿钱继续投资了。”解枫认为,当前绝大多数GP退出还是依赖IPO,一个A股市场的容量很难满足这么庞大的需求,因此港股的开闸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如此大的退出压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