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出清历史包袱!中信银行最新成绩单出炉 “新零售元年”表现如何?中信金控成立带来这些变化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金融 > 正文  2023-03-25 20:30:56 来源:券商中国

中信银行迎来了实施“新零售元年”后的首份年报。

“中信银行的历史包袱已经出清,从此可以轻装上阵。”在中信银行3月24日召开的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行长方合英向媒体及投资者宣布。

他介绍,中信银行通过大力处置清收、核销及有效重组等手段,该行存量的历史问题得到了控制和化解。2022年报显示,该行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两年实现“双降”,分别为1.27%和652.13亿元。


(资料图片)

从经营业绩来看,去年该行营收达2113.92 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净利润达 621.03 亿元,较上年增长 11.61%;截至去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8.55万亿元。而对于2023年的经营思路,方合英表示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打造价值银行”两条主线,并进一步坚持“稳息差”“稳质量”“拓中收”和“拓客户”的四大经营主题展开。

出清历史包袱、纠治风控体系

3月24日,在中信银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对于去年该行实现的业绩增长,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表示,稳健的增长数据显示出该行利润的可持续性得到了验证和加强,尽管11.6%的利润增长与其他上市银行比并不算高,但与拨备覆盖率结合起来看,完全可以用“稳健”这个词来形容。

过去4年,中信银行一直把“去包袱”作为该行最重要的经营主题。通过处置清收、核销及有效重组等手段,该行管理层自信宣告:中信银行历史资产质量的包袱,对未来的财务影响趋于0。

回溯过去4年,中信银行经历了资产质量与同业相比明显承压到持续对不良贷款余额压降、加大计提贷款损失,实现包袱出清的过程。

数据显示,2019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达1.65%,不良贷款余额在2020年末迎来近年来高峰的734.52亿元,当年该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多达692.85亿元。经过多年持续压降,到2022年末,该行不良率及不良贷款余额,分别降至1.27%和652.13亿元。

不过,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该行较受市场关注的信用卡业务去年表现受到一定影响。其中,信用卡贷款余额同比下降约3.3%,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也较上年末上升了0.23个百分点,信用卡总量增速较此前也明显有所减缓。

除了压降不良资产,中信银行还把风控体系作为稳健经营的工作重点。方合英介绍称,在这过程中,中信银行经过了风控的“纠治期”“调理期”和“健体期”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纠正过度投行化、过度追求高收益资产、统一授信不到位和风险独立性不足等问题;

第二个阶段健全责任体系,提升审批专业性和独立性、强化集中度管控等措施;

目前进入的第三个阶段,则是夯实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向稳,以高质量风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并坚持“让利不让风险”的策略。

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据介绍,该行信贷资产占比有所提升,其中客户贷款占比近68%;大类资产摆布方面,该行一般性对公贷款与零售贷款结构几乎呈现1:1的态势。该行行长指出,零售贷款的收益率高于公司贷款约100个基点(BP)。

“新零售元年”:零售AUM接近4万亿

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首提“新零售”的概念,并提出“两到三年内实现零售板块收入占比超50%”的战略目标。完整度过的“新零售元年”,该行的表现如何?

数据显示,2022年零售银行业务收入达823.47亿元,较上年增长2.71%,该项收入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 41.56%,占比较前一年略有降低。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 233.3 亿元,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 42.05%,较上年下降 2.53 个百分点。

不过,尽管当前“新零售”发展战略对盈利的贡献度暂未直接显现,但该行零售业务规模有所突破。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的零售管理资产余额(AUM)达3.9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6%,增长额约4000亿元。零售信贷规模较上年增长3.1%至2.12万亿元,个人存款余额达1.29万亿元,较上年增加约3200亿元,增幅约32.9%。

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对中信“新零售”来说是一个完整的年度,也是在市场环境极为复杂极为严峻的情况下,一句话总结就是:新零售元年起步提速,呈现韧性。

据介绍,在客户经营方面,过去一年中信银行继续围绕“三全、五主、四环、两翼”的发展路径,系统落地新零售。“我们在推动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的适配,拓展板块融合、全行联动、集团协同、外部连接这样的发展路径,也全面提升数字化、生态化两翼的能力。”吕天贵表示。

对于该行重点关注的所谓“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活动、主服务”的“五主”客户关系上,该行强调做大、做多“五主”客户。吕天贵透露,去年该类客户增加270万户,“三主”以上的客户达到了1700万户。

“面向未来2023年的目标规划,我们就一句话,就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吕天贵表示,该行将继续沉淀千万级的“五主”客户,同时发挥公司联动、集团协同,优化调整总行、分行组织架构,进一步释放产能等措施。具体目标来看,除了继续实现零售板块收入占比超50%以外,该行还表示要实现“规模和实力占股份行同业可比第一梯队”。

“中信金控”成立后影响几何?

在3月24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对于中信集团于去年成立的备受市场关注的“中信金控”,中信银行副行长刘成作出了具体的介绍。

刘成认为,在依托中信金控金融全牌照、产业广覆盖的优势下,集团协同有了明显的提升,对银行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体现在4个方面。

首先,在推动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刘成向媒体介绍,中信金控成立以后,该集团成立了财富管理委员会,在财富管理委员会下面又设了投行业务、零售体系建设和资产配置三个子委员会,这样一来,中信银行和集团子公司一块共同研判市场机遇,共同制定方案,共同推进营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产品线会更长,服务场景会更多,服务半径会更大,给客户带来的服务体验会更好,所以实现了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刘成分析称。

第二,在统一客户服务能力的提升方面,刘成表示,目前中信集团旗下各金融子公司个人客户加起来1.9亿,对公客户加起来12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那么在中信金控的统一的领导下,按照“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理念来整合客户资源,推动客户共享、渠道共享、信息共享,来努力实现客户服务的闭环。

第三,在提升全面风险防控体系能力方面,在中信金控牵头下,建立风险隔离机制,同时金融子公司之间可以共享风险信息,及早发现、排查风险点,有利于子公司之间共同处置风险。刘成举例称,该集团去年推进了与中国华融、中信资产、中信青岛资管等子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上的相关的工作。

最后,在金融科技的能力提升方面,中信金控带领下,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并推动基础设施共用,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应用互联、用户体验互通这样的开放融合生态。刘成指出,这将有利于提升中信银行在客户基数、客户价值发现、价值挖掘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数据显示,在集团协同发展下,中信集团子公司联合融资规模达2万亿元,同比提升28%;资产托管新增规模达9795亿元,增长331%;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交叉销售分别提升了132%和29%。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