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在江苏常州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
据了解,此次接续采购平均中选支架价格770元左右,加上伴随服务费,终端价格区间在730元至848元。本次接续采购产生拟中选产品14个,共涉及美敦力、上海微创等国内外10家企业,企业中选率达91%。
(资料图)
今年11月9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明确因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将于2023年1月到期,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采购联盟,委派联采办统一组织开展接续采购,并由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承担日常工作并具体实施。
国家医保局表示,本次接续采购首次探索在全国范围统一开展接续工作,共3696家医疗机构参加,相比首批集采增加1288家,医疗机构共填报需求量186.5万个,是第一批集采的1.7倍。与上一轮集采相比,本次接续采购参加的医疗机构增加40%,支架采购量增加30%,中选企业增加2家,中选产品增加4个。预计2023年1月患者将用上接续采购的中选产品。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冠脉支架接续采购工作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展,有利于减轻地方和企业负担,采购周期的延长和采购比例的提升,能起到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临床应用的作用。
蒋昌松介绍称,早在1994年,世界上首个可以广泛用于临床的支架在美国上市,按当年汇率折算约合人民币13746元。2000年前后,进口支架在中国的价格在3万元以上,很多患者负担不起。经过20年的发展,全国每年开展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超过100万例,国产支架用量占比接近80%。经过阳光挂网,国产支架降至5000~8000元,进口支架降至1.5万~2万元,但价格依然昂贵。
2020年11月5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共有11家企业参与投标,我国境内注册上市的26个冠脉支架产品参加。经过集采,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集采改革通过中选产品明确带量、直销医院的机制,有效挤出了流通环节的不合理水分,也达到了以量换价的预期。”蒋昌松如是说。
接续采购结果显示,不仅所有首轮中选的企业积极应标,愿意继续供应,还增加了2家知名的中选企业和4个中选产品。企业和医院积极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这也充分打消了业内对集采持续性方面的疑虑。
蒋昌松强调,集中带量采购的目标是挤出流通环节不合理的价格水分,绝对不是追求最低价。“首轮集采的政策目标是切换机制,从带金销售转变至带量采购,实现虚高价格有效降低。在价格已基本回归合理的情况下,接续采购的政策目标不是继续降低价格,而是验证、延续和巩固带量采购机制。在新机制下,进一步夯实首轮集采成果,让质优价宜的集采产品持续惠民,核心在于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价格水平、稳定临床使用。”
而对于接续采购价格出现略微提升的情况,蒋昌松表示,接续采购是在坚持带量采购的机制下,价格动态调整和合理浮动。新机制下,接续价格略微有变化,但仍处于700~800元的合理区间,与集采前的1.3万元单价相比,依然是较低的,接续成果可持续惠及广大患者。
另外,受疫情因素影响,供应链物流配送的风险预期和不确定性确有上升,产品价格适度调整合乎情理。同时,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开始开展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对企业在产品配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价格适度微调符合现实需要。接续采购通过企业重新竞争,中选价格更加接近均衡,也是减轻企业压力、保障临床使用、确保稳定供应的优化措施。因此,带量采购机制下,价格随着市场格局变化而动态调整,有升有降,略有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度解读。
据悉,此次冠脉支架接续采购为高值耗材国家集采的首次续约,坚持“带量”原则,着眼于稳价格、稳供应、稳预期,探索适用于集采协议期满后接续的采购规则。
国家医保局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探索的既有规程,指导联采办和各地区做好采购协议签订、中选产品挂网、医保基金预付等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3年1月份用上接续采购的中选产品,与上一采购周期平稳衔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关键词: 冠脉支架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