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均投资马志宇在节目上表示,目前其比较看好中证500指增策略赛道,该赛道兼具投资确定性和超额收益的能力。现在量化策略里,300指数的超额收益历来是最难做的,500和1000指数相对比较好做,同时中证500指数相对于1000指数稳定性更好。
以下为文字精华:
(相关资料图)
主持人:对于500指增赛道的投资价值,很多投资者关心500指数增强策略是量化指增中相对热门的策略,为什么这么多管理人会选这个赛道?
马志宇:之所以选择这个赛道,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500指数本身的价值,第二是500增强策略的超额收益能力。
500指数成份股是剔除市场上总市值最大的前300只股票,也就是沪深300成份股之后的500只股票。这500只股票实际上是A股4000多只股票里面中大型股票的指数集合,有比较好的成长性,也全面代表了中国经济,包括像科技、医药、周期、消费等等领域和方向。
从历史来看,500指数的长期收益率也是要高于沪深300的,也就是说500指数更能代表中国经济,以及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情况,长期也提供了比较好的收益率。此外,量化的指数增强策略,历来在500指数上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超额收益能力,这就是管理人选择500指数的原因。
主持人:在500指增这条策略比较拥挤的赛道之上,灵均和其他管理人有什么不同?策略上的优势给大家介绍一下。
马志宇:量化策略实际上追求的不是不同,而是全面。灵均的500指增,是公司最重要的产品线之一。我们在这上面的人员布局是非常充分的,在策略研究上,在收益预测模块,在基于500的风险控制模块,在交易的环节上等等各方面,都是尽量做到极致,策略也在不断迭代。所以如果说优势,主要还是我们在团队的配置和我们对产品的重视,以及策略上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上。
主持人:您觉得500指增策略比300、1000指数策略有哪些投资优势?又该如何看待500指数在这个时点的配置价值?
马志宇:300、500、1000这个三个指数分别代表的是中国大盘股、中到大盘股,以及小盘股的三个指数。
从指数本身的投资价值来讲,这涉及到一个投资人对于未来市场的看法,如果你有非常强烈的倾向,认为未来一年大盘股会更好,可能会选择300.如果你认为小盘股会更好,可能会选择1000.如果你对于市场没有这么强烈的倾向或者深刻的认识,实际上选择500是确定性更强、更保险的指数。
其次对于超额收益能力,现在量化策略里,300指数的超额历来是最难做的,500和1000指数相对比较好做。
以前1000指增的超额比500要更好做一点,但随着量化规模不断增大,因为1000指数是一个中小盘指数,策略的容量会更小一些,所以今年到目前为止,500指增和1000指增的超额收益能力是非常接近的。
如果说看这两个指数,超额能力如果接近,500指数因为对标中盘到偏大一些股票的指数集合,在指数的稳健性上会比1000指数更好一些。目前看1000指数波动相对会比500指数更大,这三个指数各有特点,但500指数兼具投资确定性和超额收益的能力。
今年以来市场跌幅比较厉害,各个指数的估值都比较低,500指数从历史估值分位数来讲,大概在百分之十几的水平,应该说是非常低。所以当前配置500指数,本身这个指数就有比较好的安全边际,再叠加上现在量化策略仍然有比较确定的超额收益能力,因此500指数增强还是有比较好的投资价值。
主持人:我们站在这个时点展望市场的时候,马总怎么看?
马志宇:今年A股和港股市场都跌了很多,所以大家心情也不会很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市场是提前来反映预期的,今年市场跌到现在的位置,事实上对于情绪的释放,或者对于一些悲观预期已经反映的是非常充分了。
我们也可以考虑一下,回顾历史不用太远,就看2018年,当时也是有贸易战等等因素,宏观的预期也是比较悲观,所以2018年市场也下跌很多。在2018年底,市场估值就非常低,后面我们也知道2019年、2020年两年是很好的投资机会,包括2021年中小股票也有不错的表现。
当时大家特别悲观,实际上在市场估值很低的情况下进场,后面往往有比较好的收获。今天其实也是站在历史上相似的位置,首先,从当前估值来看它很便宜,其次,现在市场点位已经反映出当前很多的悲观或者不利的因素,而我们作为中国资产的持有者,应该对国家,包括对我们持有的资产长期充满信心。在这个时候入场,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点,同时从长期来看,应该会有一个好的回报。
主持人:随着量化策略不断发展,对于量化市场未来再给大家展望一下?
马志宇:量化策略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实践中已经证明:首先,量化投资这个方法论对于中国市场是非常适合的;其次,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量化策略占比仍然不如海外市场,预期今后量化策略的市场占有率应该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参照海外的情况,量化类型产品将会是投资者资产配置板块中重要的一部分。
主持人:灵均是不是对于全球配置、出海配置有很多的心得或想法?
马志宇:灵均目前有在海外进行募资,募资的策略和产品也是要回到中国市场。我们当前的主要策略配置都集中在A股市场上。
主持人:请马总给大家提几个建议,选择量化产品、量化机构的时候有什么可参考的标准吗?
马志宇:我个人建议,挑选量化产品,首先要看机构的运作时间,他是不是在市场上运行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当前业绩是在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之下跑出来的。因为量化策略确实呈现规模小比较好做的特点,所以每年也不乏一些新秀。当然如果业绩确实优秀,也会被资金发现,往往规模就会有一个迅速增大。
规模增大之后业绩是否能够持续,实际上很多时候证明是不容易的。如果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很多底层投资逻辑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对于小规模,策略表现比较好的往往是偏高频的价量策略,而规模比较大的话,策略需要全面性很多。
投资人选择产品,最好还是要考察策略,包括管理人的历史,尤其是在当前的规模下,他管理了多久,在这个规模上,能拿出多长时间的业绩,以及这个业绩是否有市场竞争力。这是想跟大家分享的,仅供参考。
主持人:中国量化市场到底走到哪一步了?红利期是否已经到来?
马志宇:其实中国市场过去几年发展的很快,以当前来看,中国市场相比美国市场仍然充满机会。美国市场,量化策略在整个对冲基金里面占比达到了接近40%,而且美国市场很多策略都是加了杠杆的,所以它实际的运营规模就更大,更加拥挤。
相比起来,中国量化策略还是能够获得一定确定性的,而且也有比较显著的超额收益,在这点上来讲,我们觉得量化投资的红利期仍然会持续一段。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