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如果像郭嘉那样遇难不惧,全面了解,多方观察,见微知著,集思广益,博采众议,就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开拓工作新局面。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公司高管在日常工作、生产经营和对外交往中,总会遇到意外和问题,碰到障碍和坎坷,逢到阻力和打击。在困难面前,有的一筹莫展,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怨天尤人,有的悲观泄气。三国时期曹操重要谋士郭嘉,在错综复杂的敌情,变幻莫测的战场上,如何分析敌情,为曹操出谋划策,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故事,对于我们分析困难,认识困难,最终战胜困难,取得工作的胜利,仍然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分析主帅,兵盛不惧。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用兵打仗,关键看主帅的素质,主帅的强弱决定部队战斗力的强弱。曹操刚与刘表、张绣打了一仗,折损了不少兵马。这时,又探知袁绍欲兴兵犯许都,心里发怵。其时,袁、曹双方实力相差太大,“绍虎踞冀、青、幽、并诸郡,带甲百万,文官武将极多”,曹操只有几万人,这时又收到袁绍写的一封信,词意骄慢,曹操看了心里很不舒服,便问郭嘉,“袁绍如此无状,吾欲讨之,恨力不及,如何?”引出了郭嘉“十败十胜”宏论。他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等十个方面,将曹操与袁绍做对比,断言“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果然言必有中,官渡一战,曹操就把袁绍打得丢盔弃甲。
分析秉性,敢弃不顾。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所思、所言、所行,都与其秉性相关,皆受其性格支配。刘备驻守徐州,曹操欲前往征讨,但又担心袁绍乘虚来袭,便问郭嘉,郭嘉回答,“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刘备新整军兵,众心未服,丞相引兵东征,一战可定矣。”曹操大喜,遂起兵二十万,分五路下徐州。玄德立刻修书向袁绍求救。谁知袁绍忧心小儿子生病,形容憔悴,衣冠不整,原来,他有五个儿子,他又最喜欢最小的儿子。“今患疥疮,命已垂绝。吾有何心更论他事乎?”谋士田丰劝他,现在许昌空虚,若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此不易得之机会也。袁绍回答,他也知道这个机会好,但心中恍惚,如果小儿子有个疏虞,其命休矣,遂决意不肯发兵。这郭嘉预言真准。
分析环境,出其不意。人生活、工作在一定的环境里,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在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更是如此。袁尚、袁熙被曹操打败,势穷力尽,远投沙漠。曹操商议西击乌桓,有人担心,引兵西击,倘刘备、刘表乘虚袭许昌,救应不及,为祸不浅,主张回师勿进为上。郭嘉独排异议,“诸公所言错矣。主公虽威震天下,沙漠之人恃其边远,必不设备;乘其无备,卒然击之,必可破也。”他又分析了刘表的为人,说他是坐谈之客耳,对刘备既不放心,也不敢重用,认定“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征途艰险,曹操有回军之心,郭嘉主张兵贵神速,丢弃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曹军倍道轻骑而进,打得袁熙、袁尚和乌桓首领蹋顿措手不及,蹋顿被斩于马下。
分析利害,以静制胜。国际上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国与国之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曹操灭了蹋顿,袁熙、袁尚只得引数千骑投辽东去了。有的将领认为,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为后患。主张速往征之,辽东可得也。郭嘉临死前,留下一封遗书,“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曹操依计,驻守易州按兵不动。没过几日,公孙康果然遣人送来袁熙、袁尚首级,众皆大惊,曹操则大笑,“不出奉孝之料!”正是,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绿叶忽低知鸟立,青萍微动觉鱼行。”公司高管遇难不惧,见事分析,全面了解,掌握实情,多方观察,见微知著,由事及人,摸清底细,理出头绪,把握特点,明确重点,集思广益,博采众议,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开拓工作新局面。
(作者为原江西证监局局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关键词: 见微知著
质检
推荐